门店营销#利用“攀比心理”激发顾客消费欲望


前言
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!
每个人都有一颗“攀比心”,许多的消费欲望,都是攀比出来的。
攀比心理是“别人有,我也要有,甚至要比别人更好"的一种心理。
消费者因比较而产生心理失衡,为了“不输面子”或“争口气”而消费。
在门店营销与运营中,利用顾客的攀比心理,刺激欲望,可以尝试以下3种方法:
1、巧用排名/竞争/挑战,刺激好胜的心理
有了排名/竞争/挑战,就会有比较;
有比较,就会刺激客户的好胜心,促使客户做出行动。
通过排名活动(含高感知奖励+低参与门槛+社交可视化),让消费者在“赢”的过程中,自然提升消费频次与客单价。
◎西贝亲嘴打折节(互动游戏)
顾客与同伴亲吻(拥抱吻8.8折、法式吻7.7折),按亲密程度获得折扣,并设置“当日亲密度排行榜”。
PS:公开排名,刺激顾客追求更高折扣和社交曝光,话题性活动带动日均客流大大提升。
◎茶颜悦色(集点卡+段位体系)
顾客购买饮品获贴纸,集满3/6/9张可兑换胶带、饮品或马克杯,并设置“妖精套餐”(含限量周边)。
PS:收集欲与成就驱动,用户为凑齐贴纸增加消费频次,套餐锁定5次复购。
◎快乐柠檬(夹娃娃机积分制)
顾客消费满20元获“柠檬币”,可参与夹娃娃游戏,设置周榜奖励(如最高分获全年免单)。
PS:游戏竞争性+实物奖励,提升客单价,年轻用户复购率翻倍。
◎餐饮店“排队免单”活动
顾客消费后进入“免单排队”序列,分享好友助力可加速进度,达100%即返现。
PS:好友助力激发社交攀比(加速排名)。
策略建议:
1.集体荣誉排名:地域/团体实时榜单,适用于大型活动、节日营销;
2.挑战赛+高额奖励:任务难度与稀缺奖励绑定,适用于新品推广、品牌事件;
3.积分成就体系:分阶奖励+收集欲刺激,适用于会员复购提升;
4.限时冲榜竞赛:时间压迫感+排名公示,适用于淡季促销、库存清理;
5.社交裂变助力:分享加速+关系链扩散,适用于拉新获客。
2、塑造攀比对象,激发攀比心理
设计一个与客户有关联的攀比对象,引发客户的攀比心理。
选择与目标客群生活圈层,接近的参照对象(如同事、邻居、朋友),通过情境化陈列或话术暗示,激发比较欲望。
服装店导购:“这款包是附近科技公司,高管太太们最近的首选,上周李太太刚提走一只。”
将产品与高阶社会身份绑定,通过话术抬升顾客心理地位。
奢侈品柜姐:“您的气质,特别适合我们的限量款,这款通常是收藏家级客户,才会欣赏的”;
茶叶店:“这批明前龙井,是某企业董事会的定制款,您对品质的要求和他们一样专业”。
3、利用身份认同,强化阶层归属感
把自己的产品,与特定的身份象征对应起来,甚至稍稍拔高身份象征,让客户因为身份认同,而购买产品。
产品层级化,设置三档价格梯度(基础/中端/旗舰),利用话术引导向上消费。
家电卖场:“这款800元的空气净化器,是高端社区家庭的标配,比600元的滤芯寿命长3倍,算下来每天多花不到2毛钱,但健康档次完全不同”。
PS:一般情况下,中档产品利润率常比基础款高15-30%,而销量占比可达50%。
母婴店:设置“精英妈妈优选区”;
文章来源:微信公众号【周周营销】
凡注明“来源:思迅天店”的文章,系本站原创,如需转载,请务必注明“来源:思迅天店www.td365.com.cn”否则,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 网站部分资讯来源于互联网综合整理,不代表思迅天店立场,也不构成广告也未用于商业宣传,目的仅在于为广大用户无偿传递更多信息,如对内容有异议,请邮箱(821361694@qq.com)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热门文章